智慧校园
网站导航

首页 > 新闻资讯 > 校园新闻

聚焦数学思维本源,探索教学创新路径丨我校教师赴南昌二中参加数学教研活动

更新时间:2025-04-19    来源:原创    作者:管理员    浏览量:45

聚焦数学思维本源,探索教学创新路径丨我校教师赴南昌二中参加数学教研活动

4月10日的南昌二中阶梯教室里,一场关于数学创新思维的"头脑风暴"让在场教师直呼"解题还能这样教!"。三位老师的分享从不同维度撕开了传统教学的框架,为数学思维培养提供了全新范式。

image.png


一、徐老师:"多角度解题"不是炫技,而是思维广度的革命

 "用三角函数、向量、解析几何三种方法解同一道题,哪种最优?"徐老师的开场提问瞬间点燃全场。他通过案例证明:"多样美"的本质是让学生摆脱"唯一解依赖",当学生能自主对比不同解法的计算量、适用条件和思维路径时,逻辑网络便自然构建。有老师感慨:"原来压轴题讲不透,是缺了这步'上帝视角'!"

image.png


二、向老师:"递归求解"背后,藏着培养逻辑链的黄金钥匙

面对令学生头疼的n元错排问题,向老师用"拆解→递推→建模"三步破局。当他把"信封投递"生活场景转化为递归关系式时,现场响起一片恍然大悟的感叹。更震撼的是,他展示的学生作业显示:经过递归思维训练后,学生自主推导出"容斥原理"的速度提升40%——这印证了"高阶思维是可复制的技术"。

image.png


三、杨老师:"逐步逼近"不是妥协,而是动态思维的养成

 "给圆内接多边形边长加一条,面积如何变化?"杨老师用"扩充逼近策略"演示了如何引导学生在"有限→无限"的跨越中抓住不变性。有教研组长笔记狂记:"这才是培养数学直觉的终极法门!"现场互动环节,一位年轻教师尝试用该策略重构导数教学,竟当场设计出全新教案框架。

image.png


三位讲师的共性在于——拒绝"题型套路",直指思维本源。当徐老师强调"通性通法比技巧更重要"、向老师呼吁"递归思维应前移至高一"、杨老师提出"逼近策略适用80%探究类问题"时,一条清晰的教研路径已然浮现:用结构性思维替代碎片化训练。散会后,六校教师自发组建"创新思维攻坚群",这场研讨会的余震,或许才刚刚开始……


供稿:徐士强

供图:徐士强

编辑:吴丽冰

一审:沈擎

二审:段守镒

三审:李南山


1745217960436428.png